“大數據”泛指巨量的數據集,因可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視。如今“大數據”通常用來形容互聯網公司在日常運營中生成、累積的用戶網絡行為數據。在凌亂紛繁的數據背后,隱藏著用戶的行為習慣和喜好等大量有價值的信息,通過發掘海量數據背后的有價值的信息,找到更符合用戶興趣和習慣的產品和服務,并對產品和服務進行針對性地調整和優化,這就是“大數據”的價值。
廣電互動電視平臺是典型的“大數據”系統。互動平臺利用雙向網絡,在網絡覆蓋的區域范圍內將數以百萬個機頂盒、成百上千臺服務器以及運營支撐系統(BOSS)、地理信息系統(GIS)、媒資系統等多個異構的業務系統緊密連接,每天產生、傳輸和存儲數以TB甚至PB的海量數據。這些數據包含文檔、文本、圖片、XML、HTML、各類報表、圖像和音視頻信息,是典型的非結構化數據。
廣電傳統的數據分析主要是隨機抽樣用戶方式的收視率調查,這種數據采集和分析方法已經無法滿足雙向收視數據的要求,特別是互動視頻點播等增值業務及相對小眾頻道的調研分析。而且網絡公司的各種資源管理也逐漸趨向數字化,BOSS系統、網絡資源管理系統、媒體資產系統等都可以成為用戶數據分析的一部分。因此,互動平臺的發展讓更廣泛更多樣的數據采集成為可能,傳統的電視收視分析必將演變成用戶的行為數據分析,應用層面也隨之擴大到不同的領域。讓廣電網絡的業務經營分析、管理變得有據可依。
隨著數字化和國家三網融合戰略的展開,傳統廣電運營商由原來的單一網絡運營商向多媒體網絡及信息服務運營商轉變,廣電業務也向著移動互聯網等新媒體拓展。如何通過大數據系統對海量數據進行發掘,掌握用戶的消費喜好、消費層次、成員構成、年齡范圍等,提高運營商的服務層次和運營能力,將成為各大廣電運營商優化現有商業模式、創造新型商業模式、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的重要戰略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