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始計篇這樣寫道:“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就是要讓民眾認同、擁護君主的意愿,使他們能夠做到生為君而生,死為君而死,不害怕危險。這是在國家軍事層面上的解讀。將這個理論運行到廣電網絡的發展中來“道”就是用戶的忠誠度,如何在市場大潮中盡量保留并增加有效運行用戶,是我們當前刻不容緩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次全省“開門紅”市場效能提升培訓中,聽取了授課講師的講解后,讓我受益匪淺,對此有一些自己的見解。
產品的成功, 其實就是滿足用戶需求的成功。因為在一個自由的市場。所有的產品、公司,其實天生就是用戶型的公司。所有產品的核心就是尊重用戶、了解用戶需求,才能打敗其它的產品、打敗其它的服務,成為用戶認可的產品。用戶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就是“更”。現在的用戶需求,基本上沒有用戶需求空白。所有的產品,應該想的是如何更好的、更便宜、更方便、更快捷、更好玩地滿足用戶需求;產品一定是在原有基礎之上更好的滿足用戶需求,分布在四個方面:更快、更多、更便宜、更好玩。這就是用戶需求。這體現在電視產品上我認為就是增加用戶的自主性、提高產品高性價比和增加用戶的退出成本。
自主性就是取消固定的套餐模式,限定最低消費額度,引入用戶自選環節,在用戶安裝使用我們的設備收看有線電視時可以自主地選擇電視節目組合方式,根據所選的節目套數進行收費,讓用戶有參與感,增加用戶的熱情,創新收費模式;再者就是提升產品的性價比,無論是現在的標清產品還是高清產品都有很多頻道是用戶根本不會去注意的,像購物頻道和廣告多的衛視頻道甚至許多付費包中都摻雜了很多節目無人問津,這些降低了電視節目的性價比,在自主選擇尚未實施的現在,第一可以嘗試將原來高清暢享館中趣味性、故事性、娛樂性高,用戶喜聞樂見的節目加到原來的固定節目中去,增加與其它運營商節目上的優勢;第二,可以調整節目順序,根據不同群體,推出有針對性的節目排序,像針對老人的梨園節目,針對孩子的學習節目、動畫節目,針對青年的體育、電影頻道等節目分門別類,更好尋找,節省用戶的換臺時間。提升用戶轉移成本,通過去年的“用戶節”和今年年初的“開門紅”活動取得成績,可以看出潛在客戶群體數量非常龐大,如何將這些用戶爭取過來,一靠成熟的客戶體系,二靠常態化的優惠活動。尤其體現在一些大客戶的發展及關系維持上,將優惠常態化,讓用戶在對比過程中,主動選擇山東有線,用心經營客戶,從而達到留住老用戶,增加新用戶,最大程度增加有效運營戶數,為下一步的改革創新、轉型升級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