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看電視,電視上有根天線,信號接收不好屏幕上出現雪花點的時候,晃晃天線或者換個方向就清楚了。后來電視上沒有天線了,變成從屋外接根線到電視機上,信號比之前穩定多了,只是畫面還是不那么清晰。直到我2006年進了廣電工作才知道,原來那叫模擬信號。
將數字信號還原成視頻信號,機頂盒就是關鍵一步。初見機頂盒,尋思一個小小的盒子就能把電視畫面變得那么清晰,實在不可思議。我到廣電的第一個工作就是測試機頂盒,自此,我與盒子的緣分就開始了。
(▲機頂盒)
好奇心是學習的動力,在與廠家工程師協同測試的過程中,逐漸知道了機頂盒是個什么設備、什么是高頻頭、什么叫射頻信號、什么是CA,機頂盒又是怎樣把數字信號變成電視畫面。從這個盒子開始,我的認知慢慢擴展、逐步了解了廣電的主要業務。
當時的淄博廣電在全國廣電行業最早完成了城區雙向數字化改造,雙向業務是最大的亮點。機頂盒接上網線,就有了開機雙向主頁,除了常規的直播、點播業務外,還有資訊業務,可以在電視主頁上發布新聞、信息、天氣預報等圖文信息。
機頂盒主頁的實質是一個電視網站,與電腦網站有所區別的是,需要更多的考慮顏色、操作、底層支持等多個層面,但與普通網站應用的技術是一樣的。
我自主開發的第一個應用于實際的軟件作品就是頁面計數器,用于統計每日開機登陸主頁用戶的數量。雖然功能簡單,但看到親手敲出來的代碼應用于實際,當時的心情真是激動不已的,這一年是2007年。后來,我又陸續開發了投票、新聞自動更新等項目,個人能力與成就感相伴提升。直到現在,我依然覺得有幸參與了淄博廣電雙向業務初期開拓發展是一段寶貴的經歷。
(▲高清機頂盒)
2011年,廣電技術又迎來一次大發展——標清信號轉高清信號,高清機頂盒將廣電帶入了高清時代。那一年,我來到張南分公司(現已合并到張店分公司),在一線工作,直接服務于用戶,為用戶安裝調試高清機頂盒,教用戶如何使用高清機頂盒,解決日常使用中出現的故障和疑難問題。
我很快熟悉了高清機頂盒的特性——高清解碼、更高的硬件配置、更流暢的操作體驗、更好的雙向業務支持。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我弄明白了光機、同軸線、分支分配、場強、MER、MBR等設備和概念。跟著雙向點播業務的快速發展,我又接觸到了廣電IP傳輸網絡,更深入了解了廣電業務。更重要的是,面對面的跟用戶交流,不僅鍛煉了我與人溝通的能力,更得到了用戶使用高清機頂盒的第一手反饋資料,加深了我對用戶體驗的理解,讓我在工作中更能換位思考,從用戶的角度看待、思考問題。
2014年初,在基層一線工作三年后,我回到了市公司,工作依然與機頂盒相關。
機頂盒升級換代提升了性能,業務支撐能力大大增強,智慧社區業務逐漸發展起來。從一線得到的寶貴經驗讓我在工作中如虎添翼,我和同事、機頂盒廠家技術人員一起努力,不斷完善高清機頂盒版本功能,讓這個小小盒子不斷承載更多業務。淄博分公司雙向業務迅速發展,點播、回看、智慧社區業務都得到了用戶的認可,2020年初,近40萬雙向用戶業務流量峰值達到170G!
(▲享TV和智能機頂盒)
時代在發展,競爭在加劇,技術也在不斷更新。
廣電在電信運營商的擠壓下蹣跚前行,迫切需要新的技術引領發展。在種這形勢下,淄博分公司果斷落地省公司享TV平臺,機頂盒升級換代為智能型機頂盒,開始走向智能時代。
智能二字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智能手機的普及發展造就了一個新的時代,智能機頂盒的推廣為廣電帶來新的生機。統一的規劃,并行的發展,共同的進步,新的平臺、新的盒子帶來新的機遇。智能機頂盒背后的技術支撐是光網的建設,是無源化的推進,是手機移動網管的開發,是業務導航系統的部署。智能機頂盒的發展,帶動了網絡IP化,減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故障率,節省了維修時間。傳統業務向智能化發展,應用APP化,新業務新功能部署更方便更快捷。
新的技術帶來新的生態,一切都在向線上、向智能化轉變。淄博分公司抓住這個風口,不斷拓展嘗試新業務,電視游戲、電視慢直播、電視會議等多個項目得以推廣,獲得了不少點擊量,帶動了主營傳統業務的發展。這就像是一個輪回,放下多年的軟件開發專業,我又重新撿起,不需要多么復雜高深的技術,只要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簡單的功能也能變成受歡迎的產品。
為了適應智能時代智慧社區的發展需求,公司在領導的支持下建立項目開發小組,我作為小組的一員,參與了開發制訂統一智慧社區UI界面的工作。新版UI兼顧了村鎮、縣區和公司業務的不同需要,豐富了欄目內容,相比以前的智慧社區頁面,實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最近2個月,“淄博燒烤”火爆全國,大批游客來到淄博打卡,淄博分公司在五一假期期間主動參與志愿者活動,同時宣傳公司業務。研發同事完成“大美淄博”添加中國廣電logo的代碼開發工作,我負責測試和保障機頂盒端呈現效果,趕在了五一前上線運行,有力支持了公司的線上宣傳活動。
(▲查看享TV機頂盒呈現效果)
機頂盒是一個標志。一臺臺機頂盒,把廣電業務傳送到千家萬戶;一代代機頂盒,見證著廣電發展的歷程。
我與盒子的緣分,仍在繼續。
《努力奮斗者的足跡》專欄面向公司員工長期征稿,邀請您或圖或文地講述與廣電的鮮活故事、身邊先進榜樣、營銷案例、創新技術以及工作中的思考及建議,來稿主題請標明【類型】+標題 例:【先進榜樣】文章標題 請作者隨文留下通聯方式(姓名、單位及電話號碼)。
投稿郵箱:sdyxxw@163.com;(dq85051628@163.com)
聯系人:王勇男、逯佳琦
聯系電話:0531-85051628 19215319909;15964009531(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