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與機遇
——赴中興學院培訓心得體會
??? 5月11日,根據市公司統一安排,在張洗泉副總經理的帶領下,我隨市公司及部分縣區分公司的優秀通訊員赴深圳中興學院進行培訓學習。早上我懷著激動地心情,來到棗莊高鐵站乘坐京廣高鐵,在時速達300多公里的高鐵上看著窗外的景致,并感覺不到高鐵的快,但是有一種被推著向前走的感覺。經過9個小時的運行我們于下午6:30分到達廣州南站,轉乘大巴車去培訓基地。后來才知道,到達深圳時我們趕上了自2008年以來深圳遭受的最大降雨,市區內部分地段積水達半米多深,高鐵、火車暫時中止運行。12日第一天的培訓課上,中興集團戰略規劃部主任、學院客座教授黃義華給我們講解了《移動互聯網之“風起云涌、浪潮之嶄”的挑戰,機遇與業務創新》,黃老師帶領大家學習了當下一個不可思議的年代、移動互聯網的概念、移動互聯網趨勢、移動互聯網給廣電企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占領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浪潮之嶄”。通過學習,我們真正感到了前所未有危機與壓力,說實話整個上午我們心里是非常糾結的,甚至是心痛的,移動互聯網的來勢洶洶和殺傷力、OTT對廣電致命的影響、移動互聯網對人和企業的改變,對傳經生產、消費模式的顛覆。廣電網絡的出路在哪里?發展的機遇在哪里?一直縈繞在腦海中,可以說連中午飯都食之無味了。
??? 在下午的課上,黃老師又從三網融合競爭分析,三網融合的新技術、以及廣電網絡的應對發展策略等方面給予了詳細的解讀,又使我們重新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身的優勢。在應對策略方面廣電網絡首先實現五大轉變:首先由各自為政的一張小網向全省一張大網的轉變,從而增強抵抗力,把風險降到最低限度;其次是由模擬信號向數字信號的轉變,模數整轉成功就是收入倍數的增加,從而使廣電的實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第三單向到雙向的轉變,因為只有實現雙向化,廣電才能建成全業務承載的平臺,從而實現增值業的發展,實際利潤的最大化;第四實現看電視到用電視的轉變,這將是對人們傳統收視習慣的轉變,也正是廣電下一步新業務開展的突破口;第五就是標清向高清的轉變,這也是廣電發展的必由之路??梢哉f五大轉變不僅給廣電網絡指明了方向,也增強了我們參與競爭的信心。廣電網絡要始終堅持以視頻發展為中心,掌控內容抪控的優勢,大力發展DTV為核心的電視業務,擴展視頻業務的類型。目前的形勢下,廣電網絡要積極保住已有用戶,探索創新的運營模式,打造貼近用戶的服務體系,積極擁抱互聯網。
??? 在第二天和第三天的培訓學習中,中興集團市場營銷規劃總監齊聲從市場的規劃、營銷技巧、用戶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活潑多樣的講解。齊老師首先說,騰訊集團的員工每天在研究是“客戶在想什么?客戶需要什么?我們如何滿足客戶的要求?”三個問題,騰訊人就是認真做好了這三個課題,所以才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超越客戶的希望是我們服務的最高追求。突破瓶頸、創新運營模式、豐富業務內容和應用,實行終端定制是我們廣電網絡下一步努力的重點。在當下三網融合的嚴峻形勢下,廣電人也不要被外面紛繁復雜的形勢所左右,要真正看到我們的利器和軟肋,揚長避短,市場意識,銷售意識是我們廣電人的短板,我們只有用自己特有的產品和打動人心的服務才能彌補短板;要“眼高手低”,“眼高’就是要高起點規劃,發展要有遠見,“手低”就是重視服務的細節,點滴之中方顯本色、見真功夫。齊老師最后說:市場是最險惡的叢林,只有最有經驗的獵手才能生存。
??? 最后兩天的時間里,中興集團質量總監師偉老師從公文、新聞的寫作等方面進行了培訓交流,重點就文檔元素的文、數、表、圖上機實踐操作,增加了學員的動手能力。通過幾天的培訓我發現每個老師的教學風格不一樣,但是他們會在課堂上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學員參于的熱情,讓每個學員現場制作市場規劃,拿出最佳銷售方案,上臺就某一個問題現場演講,將所有學員分成兩隊就某個項目進行PK,講解生活工作中一些小故事等等。
??? 一周的培訓在意猶未盡中結束了,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互聯網人是一群饑餓感很強的人,當我們廣電人還在文質彬彬時,他們已經霸行天下了!但我們還是要以高昂的斗志去擁抱互聯網,要成為數以萬億大市場中參與的一員,形成廣電網絡與互聯網的結合、融合、吸收、借鑒與發展,因為互聯網改變的是人和企業,顛覆的是傳統的生產消費模式,形成的是另外一種生活形態。廣電網絡人只要具有“我們一定要與國王去散步”,的信心和勇氣,我們就會到達下一個“浪潮之巔”。